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 > >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发布: 2025-05-17 13:16:35来源: 今日影评

1905电影网专稿 提到新疆,你的脑海中或许会立刻浮现出广袤的草原、游牧的帐篷、赛马的欢腾、以及少数民族邻里间的温情交融,这是2024年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为观众勾勒出的新疆。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然而正在上映的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却以直接电影的观察式拍摄对准新疆阿瓦提县的棉农家庭,记录的是采棉机的轰鸣、棉价波动的焦虑、雨水突袭的困境以及棉农家庭的扶持与欢笑。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新疆棉包裹下的“我的阿瓦提”究竟有何记录的意义?本期节目邀请《地上的云朵》导演刘帼轶为您解析。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晓丽:想问问导演,您会用哪几个关键词来形容这部电影?

 

刘帼轶:真实、自然、温暖。   那么晓丽,我想问问你对哪个词感触最深?

 

晓丽:我比较认可“自然”,影片展现了自然的土地、自然的生活……   这部电影的成片共85分钟,想问问导演它的原素材的量有多大呢?

 

刘帼轶:原素材是成片的十几倍吧。   晓丽你有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长绒棉和陆地棉的区别吗?

 

晓丽:的确被科普到了。我觉得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在采摘的时候,长绒棉需要依靠人工采摘,而陆地棉则需要机械化的运作。

 

电影记录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中两户棉农的劳作与生活。在忙碌的采棉时节,他们遇到了采收人手难觅、人员受伤、雨水不断等各种意外,依靠家庭成员们的齐心协力,两家人终于获得了来之不易的丰收。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那么,影片中的艾尔肯和赵强这两个家庭的共性体现在哪里呢?

 

导演刘帼轶说:“两个家庭最大的共性就是都充满了感染人心的幸福感。”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阿瓦提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展现出了家人间的勤劳团结与友爱幸福。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电影真实地还原了新疆棉农采摘棉花的过程,片名“地上的云朵”指的就是种植的棉花。那么,与同题材的农业科教片相比,这部纪录电影有何价值?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影片不同于农业科教片最大的地方就是它不仅仅记录了生产的过程,也在记录着生活的过程,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每当我站在棉花地里,感受着空气的流转和阳光的折射,就会十分感动。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片子拍好。影片中采棉、收棉、卖棉其实只是一个流程而已,更打动我们的是棉农们的生活,和他们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比如,日复一日的劳动和奔波、在丰收时节的用人困难、买卖价格的小小博弈以及两个家庭中的真挚情感。在拍到快结束的时候,我感叹于他们丰收的来之不易,我觉得这样的感动无论是对于农民还是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都会同样存在。”刘帼轶说。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问题,一方面,剧组很难听懂当地农民究竟在说什么。另一方面,棉农们独特的语言魅力也带来了很多的惊喜。

 

比如,电影的倒数第三个镜头:在金色的阳光下,父亲艾克拜尔牵着儿子在田间漫步。最初,导演只是感动于人景合一的温暖与美好,而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他们进一步翻译出了父子俩当时的对话,温暖而充满了力量感。

 

导演刘帼轶说:“这个镜头中父子俩的对话不光是对他们这一个家庭的祝福,也不是对我们最后剪辑出来的成片中的两个家庭的祝福。我最想表达的是对扎根在那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祝福。”

 

 

《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原标题:【《地上的云朵》:当新疆的云絮坠落在棉田里
内容摘要:1905电影网专稿 提到新疆,你的脑海中或许会立刻浮现出广袤的草原、游牧的帐篷、赛马的欢腾、以及少数民族邻里间的温情交融,这是2024年热播剧 《我的阿勒泰》 为观众勾勒出的新疆。 ...
文章网址:https://www.jutoubao.com/dianying/1613.html;
免责声明: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opy; 2020-2025 剧透宝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鄂ICP备2022012449号-5